划定产业用地保障线、过渡线、腾退线和“产业基地—产业社区—工业区块”三类产业区块保护线,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发展。实施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市控+区配”模式。市级预留部分指标,采取“清单+评价”的方式进行差别化配给,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和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建立多元化产业用地供应体系,形成全类型、多元化的产业用地供应政策体系。深入开展产业用地全域更新行动,运用置换、改造、收储、引资、转让、转型、技改等路径推动低效用地改造盘活。今年以来,已统筹安排1168亩“市控”指标支持30个重点优质项目;上半年供应工业用地98幅,面积4927亩,其中超亿元项目供应规模占比89%,超10亿元项目占比46%;上半年全市已盘活改造约0.9万亩低效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