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江苏省地矿局获悉,今年进入汛期以来,该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地灾防治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做好全省地灾应急排查和抢险治理工作。
一是及时成立地灾应急排查与救灾工作组。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主动履行职责,紧急行动起来,把应急防灾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好地灾应急治理的人员、技术和装备安排事宜。二是安排各单位领导干部24小时应急值班,确保在形势需要时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到达地灾抢险现场,开展应急治理工作。三是主动做好地灾应急排查和治理工作。
面对当前汛期地灾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局属各单位主动作为,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在南京,江苏地质一队、地质环境院、勘查技术院、省岩土公司等单位以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地灾隐患点进行排查,发现多个地灾隐患点,并及时对南京浦口区、江宁区、栖霞区溧水多个突发滑坡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应急处置;在镇江,地质三队启动了地灾抢险应急预案,并积极主动赶赴多个县市区地灾现场全力以赴排查险情,共排查地灾隐患点40余处,参与滑坡抢险120余人次,设置警戒线2000余米,出动应急机械设备20余台,调拨应急救灾物资20余万元,避免财产损失约2亿元,确保2000多名镇江居民生命安全;在常州,地质二队组织专家对常州市新北区、金坛市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发现地灾点4处,并设置警示标志和路障,按要求对灾害点进行及时治理,确保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苏州,常熟大义小山废弃采石宕口周边存在发生大面积滑坡的隐患,地质环境院有关专家第一时间赶赴地灾抢险现场开展地灾调查工作,并指导应急消险及下一步防范措施;在南通,地质环境院先后在南通地区狼山、剑山、黄马山等多处地灾隐患点排查险情,预测地灾趋势,并形成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在徐州,7月3日,沛县大屯镇石大屯村一处约1400平方米的稻田发生塌陷,地质五队迅速启动了汛期地灾应急防治应急预案,同时组织专家奔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对应急消险及下一步防范措施提出指导意见,为当地政府部门地灾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虽然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等地汛期地灾防治形势相对稳定,但是江苏省地矿局各有关单位依然成立了应急排查与救灾工作组,主动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并与当地政府进行对接,做到防患于未然。
汛期地灾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充分体现了江苏地矿局各单位公益性工作的职能作用,是该局为地方政府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保障作用的有力抓手,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接下来,该局将持续做好相关工作,努力为全省地灾应急处置工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