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聊城"中国温泉之城"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出炉 拟投资492亿元打造40个项目

2014-05-26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高广超 袁尚之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日前通过评审的《聊城“中国温泉之城”发展建设总体规划》显示,2013~2020年,聊城将投资492亿元,在面积达8715平方千米的辖区内,实施“一核五带”项目40个。

  据了解,聊城最早发现并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并于1977年在东郊军王屯村东成功钻探第一口地热井,该井深2337.72米,水温52℃。截至目前,该市已在临清、冠县等5个地区开发地热井85眼。2012年11月,聊城市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

  受聊城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承担编制了《聊城“中国温泉之城”发展建设总体规划》。根据《规划》,聊城市将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热资源“热、矿、水”三位一体的资源效益,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中“一核”建设重点项目包括聊城阿尔卡地亚国际温泉酒店、聊城盛世天湖生态科技园温泉旅游、九州国际高科园等6个项目;“五带”建设重点项目主要为马颊河温泉产业带、徒骇河温泉产业带、黄河(故道)温泉产业带、运河温泉产业带、古漯河温泉产业带等34个项目。

  据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聊城地勘院副院长吉龙江介绍,《聊城“中国温泉之城”发展建设总体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12月份。近期(2013~2015年)将探明地热资源可采量17913.86万立方米/年,以满足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量6602.86万立方米/年的需求;中远期(2016~2020年)将探明地热资源可开采量27124.69万立方米/年,以满足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量8235.41万立方米/年的需求。

  聊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温泉之城”发展建设规划实施后,聊城的经济发展不仅有了新引擎,而且还将成为辐射冀鲁豫的温泉产业集聚区,同时对提升聊城城市品位和整体形象,全面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