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中旬,天门市今年开建保障性住房1350套,开工率83.64%,居全省第一。
市长柯俊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民心工程,事关执政理念,无论有多少困难都必须克服!”
天门明确,市长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第一责任人,项目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负责人为工程质量永久责任人。
用地紧张,市政府出面调剂,采取回购、划拨方式,优先保证保障房建设用地。
地处中心城区黄金地段的竞陵办事处西龙村,60亩商品房用地市场价每亩100万元,全部划拨为保障房用地,为的是方便群众就业、就学、就医和出行。
资金不足,天门打出两套“组合拳”:一方面,把保障房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足额给付土地出让金收益,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全部用于保障房,地方债券70%用于保障房;同时,天门在全省率先推出“以房养房”新政,仅2010年,该市就拿出27亩优质地块开发限价房,利润3700万元全部投向保障房。
住房质量是保障房工程的生命线。天门的标准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保障房质量要高于商品房,配套环境不低于商品房小区。”
市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向木坤介绍,为解决顶层住房墙体易开裂、漏雨的问题,公司将规划中的水泥免烧砖全部换成页岩砖和增压灰沙砖。仅此一项,每块砖增加成本0.15元到0.20元。为解决外墙粉刷细微裂缝问题,每平方米又增加造价20元。
该公司承建的西龙、园丁、官侨3个小区20栋保障房,仅质量防控就增加成本150万元。对此,向木坤态度鲜明:“不赚钱也要保证质量。”
企业让利,换来的是百姓的安居。该公司前后承建的15万平方米、2700套保障房,未出现一起质量问题。
自2007年全省保障房安居工程启动以来,天门总投资6.97亿元,已建成保障房5361套。今年,天门市该项投入达1.8亿元。(方军、谢鹤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