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省江都区国土资源局举办的“法制国土”主题演讲比赛,吸引了系统众多干部职工。像这样的活动,在江都局很多,征文、书画、摄影、趣味运动会已连续举办多年。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为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文化保障。”江都局局长王友林说。
身边的典型更具感召力
江都局把文化建设和创先争优结合起来,大力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该局先后树立了“十佳保障发展服务员”、“青年岗位能手”、“行政服务先进个人”等先进典型。景如荣,城区分局副局长,因高血压累倒在征地现场。行政服务窗口十年办件6万多件,实现“零差错”,连续9年被评为区行政服务先进集体。这些身边的典型,看得见,更具亲和力和感召力。有这样一批典型引领,该局组织的“百人百天服务百企”专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走访企业143家,征集意见建议65份。帮助企业办理征地、供地手续24宗1400多亩;处理闲置土地8宗,盘活土地420亩;办理抵押登记69宗,帮助中小企业融资4亿多元;纠正土地违法行为6起,收回土地126亩。
这样的培训实在有用
每年年初,江都局都要制定全系统学习培训计划,学习内容涵盖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党风廉政等,并建立了考勤、考试等制度,严格奖惩。每周五下午的局办公会,除对受理的各种行政审批项目进行集体会办外,另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组织与会人员学习最新政策,开展业务研讨。
为使干部职工及时掌握新政策、学习新业务,该局开展了“应知应会新政策、新业务”系列培训。为增强培训的实效,该局采用“科室集体备课、业务骨干主讲”,变“灌注式”为“互动式”,改“一家言”为“研讨型”。第一个登上讲台的耕保规划科科长杨杰对“点供”、增减挂钩及万顷良田建设进行政策解读。杨杰坦言,为了这两个小时,耕保规划科的同志连续加了一星期的班,研讨授课内容,编写授课提纲,准备多媒体课件,备课的过程也是自身提高的过程。“这样的培训跟我们平时的工作贴得很紧,针对性更强,更实在、更有用!”参训人员更是深有感触。
法制宣传成品牌
法治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江都局文化建设的重点。每年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测绘法宣传日、全国法制日,江都局都精心策划,开展多种活动,把一个个节点打造成法治文化的亮点。而每年的全国“土地日”,更是其中的重头戏。
2007年,该局编印了国策知识漫画宣传册。2008年,设计制作5000副基本农田保护棋,组织全市1.2万名学生参加比赛。2009年,举办“保增长、保红线”金点子大赛,市领导为12名优秀“群众语言”和金点子获奖者颁奖, 13个镇党委书记(镇长)在“龙川国土论坛”发表演讲。2010年,举办“大地情 国土魂”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主题座谈会。2011年,该局联合组织部门、共青团共同举办全区大学生村官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在全省成立首家大学生村官国土资源研究会,开展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共建活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江都局的国土文化建设,已成为江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
每面墙壁都发挥文化功能
走进江都区国土资源局办公楼,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人文气息。廉政文化长廊前不少人在驻足观看;一楼大厅内“守土有责、护土有方、动土有据、用土有益”的标语分外醒目。江都局精心设计每一个墙面,“让每面墙都发挥文化功能”,负责创建扬州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副局长刘扬生反复强调。
江都局建阅览室、活动室、健身房等,实现了学习有书看、娱乐有场所、健身有器材。同时,开展文化 “三上”(上墙面、上桌面、上屏面)活动。今年,该局将廉政教育课堂“搬”上网络,鼠标一点,党风廉政教育方面的内容及时呈现,工作动态、规章制度、视频教育等版块内容,声像并茂,极富个性化和感染力。
在文化的引领和推动下,江都局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近年来,该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测绘法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矿业权核查先进集体,江苏省国土资源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政务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行业。
“借文化之力,铸国土之魂。我们将创新思路,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对今后的工作,王友林豪情满怀。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