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南雄市全安镇苍石村是韶关市国土资源局扶贫开发工作的帮扶点,该村由1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301户1240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年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116户,贫困人口有441人。
从2010年开始,韶关局积极筹措资金,认真开展各项扶贫工作,到2011年年底已投入406万元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筹资95.45万元开展龙华山片3.63公里公路硬底化工作;开展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筹资240万元兴建新农村,帮助19户贫困户改造危房,使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出资30万元帮助苍石村入股水电站,使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到4万元以上;建设改造了4000米水泥硬化道路及桥梁,使“出行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举办农业种养及非农技术培训班,有263名贫困群众参加了各类培训学习,其中有109名贫困人员在培训后经引导实现劳动力转移,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力军;帮助贫困户发展农业生产,使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913.3元提高到2010年的3652元,2011年达到了9146元;帮助全村28位贫困户子女解决了上学问题……
“多亏了韶关国土局,帮我们村成立了毛竹经济合作社。” 走在茂盛的竹林里,村支部书记李穗安边走边聊: 苍石村形成产业化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毛竹,全村有竹林3.2万亩,平均每人拥有竹林23亩。
“苍石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毛竹。”韶关局扶贫开发办公室的陈健告诉记者,苍石村位于南雄市全安镇北部,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0亩,山林面积4.8万多亩。为了改善交通环境,使大批毛竹能顺利运出山,完善产销“一条龙”服务,韶关局自筹资金为连石、半迳水、陈屋、乱石坑等自然村及龙华山片铺设硬底化道路、桥及新开土路,使苍石村通300人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当年由于毛竹价格上涨,每亩竹林增加收入50元,光毛竹一项平均每人就增收了1200元,全村贫困户毛竹生产参与率达到100%。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韶关局局长刘杰认为,在不断优化脱贫条件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帮助村民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素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为此,韶关局成立了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选派有扶贫工作经验、作风扎实的同志深入到苍石村,同镇、村干部一道找“穷源”,共商脱贫致富之策。2011年该村贫困户中有19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大学、中专和技校,韶关局对这些贫困学生分别发放了2000元~5000元不等的助学金。
刘杰表示,要重视对脱贫户的后续扶持,帮助落实长远的种养项目,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力度,切实巩固帮扶成果,继续解决贫困户孩子就学问题,继续捐资助学,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继续加大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救济式扶贫改为发展式扶贫,纠正部分村民存在的“等、靠、要”思想,积极引导、树立其脱贫奔康的信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