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400米的测区。本报记者 王瑜 摄
拉萨市达孜区国土空间规划实地踏勘。本报记者 王瑜 摄
近期,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海拔5400米以上的测区,天气阴晴不定。
“最近测区的天气条件较差,一直下雨,对航摄影响很大。”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制图室副主任田超说。此时,他与两名同事组成的无人机航摄小组在等待适宜的“天气窗口”,以完成西藏某重点矿山区域1∶1000地形图航摄任务。这个无人机航摄小组是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服务西藏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开展全方位合作。该局干部职工发扬“测绘精神”“老西藏精神”,足迹遍及西藏,为当地基础测绘、国土调查、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
技术援藏,足迹遍布雪域高原
作为国家基础测绘主力军,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坚持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发挥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常年派员奋战在雪域高原。从7次珠峰测量到国家西部1∶5万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从西藏自治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到1∶1万基础地理信息库建设等重大基础测绘项目,都有该局干部职工的身影。这些项目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2019年5月,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紧紧围绕自然资源管理核心职责,在自然资源法治建设、核心业务建设、信息化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今年8月,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记者见到了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一中队副中队长雷志伟。按照计划,他与9名同事将用一年半时间完成堆龙德庆区“三镇三街道”约230万亩草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服务保障工作,配合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完成74个县区2021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的省级质检、7个地市部分县区外业检查工作。
雷志伟介绍,为更好地完成项目,项目成员作了充分准备。例如,团队中6人获得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行业联合会培训证书,大家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数据与相关影像迭加获得调查底图、就如何解决权属争议问题请教专家,等等。“我们希望通过人才和技术优势以及质量意识、服务意识,为西藏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更多的测绘技术保障。”雷志伟说。
8月5日一大早,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规划开发中心工程师刘紫媛赶到拉萨市达孜区自然资源局,沟通“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情况,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回项目部作出相关调整。在7月中旬,她和同事们顺利完成了达孜区“三区三线”数据库建设、质量检查工作,并实现阶段性成果汇交,为高标准编制达孜区国土空间规划筑牢根基。除了“三区三线”划定,他们还在达孜区和墨竹工卡县开展了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在墨竹工卡县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补充调查评价等工作,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
除了第一地形测量队、第一航测遥感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下属的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第二地形测量队、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等均为西藏自然资源部门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工作足迹遍布雪域高原。
人才援藏,构建测绘业务“智库”
除了技术援藏,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还派驻援藏干部和技术骨干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1998年~2015年,该局派遣了5批次援藏干部;局所属单位近年来紧密结合项目实施和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需要,持续派员充实到西藏相关政府部门,帮助当地健全测绘法治体系、加强测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参与制定和完善自治区级基础测绘生产的各项制度,为西藏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1年4月,第一地形测量队的业务骨干李小飞被派驻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调查监测处工作。援藏以来,他深度参与建立健全自治区国土面积数据统一管理制度、自治区草原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审查、自治区冰川资源摸底调查等工作。在建设项目用地报件审查工作中,李小飞发挥专业特长,开发了“建设用地报批地类面积审查工具”,不仅在处室中得到充分应用,还推广至部分地市自然资源局,极大提升了建设用地报批地类面积审查效率,赢得一致好评。
“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派驻人员业务水平高、纪律性强,为我市自然资源管理作出了贡献。”那曲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张文彬称赞道。
与李小飞同批次被派驻那曲市自然资源局调查监测与测绘管理科工作的第一地形测量队业务骨干马超,是一名“95后”。援藏以来,马超积极梳理科室各项工作,参与规范那曲市土地勘测定界和测绘成果安全保密工作;充分运用专业技能,在服务当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2021年度考核中,他被那曲市自然资源局评定为优秀等次。
“在西藏工作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这种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测绘工作者的优良品质,越是艰难越要向前。”马超说。
除了李小飞和马超,第一地形测量队还派出业务骨干罗北、杨尚帅分别到阿里地区自然资源局和西藏自治区相关单位工作。
2018年以来,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局属单位加大人才援藏力度,派驻近30人到西藏工作,为西藏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
系统融合,共谱自然资源管理新篇章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与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落实细化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推动双方合作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单项、点上合作实现自然资源管理领域全面、系统融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我们的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第一航测遥感院西藏项目部负责人赵国徽深有感触地说。
2019年,第一航测遥感院以开展“三调”为契机,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于西藏国土调查,围绕西藏自然资源部门的业务需求,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为解决各部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管理与技术难题,提供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快、准、灵”的多元化服务。其间,该院与西藏自然资源部门建立了持续高效的信息沟通、业务合作机制。2020年年底,该院西藏项目部正式成立,全面助力西藏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第一航测遥感院西藏项目部搭建了成熟的专业软硬件平台,打造了服务不动产确权登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自然资源督察执法、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国土空间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研发的专业技术团队,为西藏自然资源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测绘地理信息综合技术服务。
拉萨市达孜区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次仁诺布说:“通过持续合作,我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每当遇到工作难题,他们都会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
“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和加强学习,对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在西藏,我们不仅提供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支撑,而且为西藏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第一航测遥感院西藏项目部业务骨干彭世轩说。
他们的努力,获得了西藏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高度认可。“得益于双方的合作奋斗,拉萨市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拉萨市自然资源局执法科、政策法规科负责人蒲坚钢告诉记者。
今年的藏历新年,当地干部群众再次邀请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干部职工欢聚一堂。在这场“双向奔赴”中,他们已经建立了深厚友谊。未来,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推动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必将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支撑服务。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