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测绘

我国航空物探综合测量技术全面进步 首次实现地磁场全要素航空测量

2019-06-04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走以我为主的创新路线,我国航空物探综合测量技术实现了全面进步。5月30日,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总工程师熊盛青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进展专题演讲中表示,这种进步体现在以首次实现地磁场全要素航空测量等多个突破上。

  熊盛青介绍,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是从空中快速获取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内部结构信息的主要方法,包括航空磁法、航空电磁、航空重力和航空放射性等4类10种方法,相当于给地球快速做CT和核磁共振。在国家3个5年规划的持续支持下,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测量实现了全面突破,自主研制出17种核心仪器、14种配套设备、集成了5类12种航空地球物理测量系统,使我国的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水平达到总体国际先进、部分领先。

  一是首次实现地磁场全要素(7个)航空测量,开启了地磁测量全参量(19个)航空测量的新时代。自主研制出全数字航磁总场勘查系统、航磁全轴梯度勘查系统、航磁三分量勘查系统,并于2018年实现实用化,实物工作量8937.1千米。

  二是航空重力测量和梯度测量突破封锁、填补国内空白。攻克了航空重力技术系统相关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制出“捷联+惯导”和“捷联+惯导+平台”型航空重力仪,集成了多种飞行平台的航空重力和重磁勘查系统,测量精度和应用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建立了航空重力勘查体系,有效服务于油气资源勘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具备了每年10万千米以上的航空重力调查能力,实现了我国航空重力勘查技术跨越式发展。

  三是航空电磁测量,坚持自主研制与引进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建立了我国较为完整的航空电磁勘查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是航空放射性测量,自主研制出全数字航空伽马能谱勘查技术系统,其技术指标优于国外产品,为我国铀矿勘查和核环境监测提供了技术和装备支撑。

  五是研发了国内首套航空重、磁、遥感综合勘查系统,这一系统可同时获取4种参数,勘查效率提高2~4倍,形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磁、电磁、伽马能谱综合勘查系统。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