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测绘

汇聚测绘力量 扮靓东方明珠 ——上海院服务浦东开发建设纪实

2018-11-14      来源:中国测绘宣传中心     作者:盛成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1kd6副本.jpg 

  为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提供测绘保障。 

  这是全球瞩目的时刻——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东方明珠”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一展汇世界,一展惠全球,进博会已成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以进博会为契机,中国对外开放将谱写新的华彩乐章。

  此次进博会,也为展示上海尤其是浦东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1990年,随着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片改革的热土迅速升温,开放的窗口不断拓展,一跃成为了中国展示改革开放喜人成绩的靓丽名片。在浦东改革开放的宏伟进程中,测绘地理信息作为基础性、先行性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服务浦东改革开放和上海城市发展,上海市测绘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包括在1995年专门成立驻浦东新区的测绘服务窗口——浦东分院,通过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的队伍,以测绘力量推动东方明珠愈发光彩夺目。

  测申城之最 

  改革开放以来,浦东建设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多项重大工程成为申城之“最”。测绘人传承测绘精神,用手中的仪器见证了诞生在浦东的上海“最高、最快、最广”。

  说到“最高”,大家都会想到上海中心大厦。总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高楼。很多人都在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观光平台上饱览过浦江美景。但如果让你站在632米的高空,脚下是一个四周没有护栏的斜坡,大风直吹着脸庞,还要找寻仪器的方向,恐怕你绝对没心情欣赏美景。

  金雯,上海院三分院高级工程师,至今还记得当时在632米高空测量时心中的恐惧。为了验证“632”这个第一高度数据,金雯和她的同事们穿过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爬上越来越窄的坡道,身居高处手握棱镜,最终确保了上海中心大厦总高数据的准确无误。 

  在上海磁悬浮线路施工现场进行勘测。 

  最高时速可达430公里/小时的磁浮列车,无疑代表了上海的“最快”。在磁浮项目建设之初,上海院技术人员每每与德国方面的专家进行数据交接,对方都要对测量方案和技术手段刨根问底,蓝眼睛里不断冒出怀疑的眼光,尽管语言不通,但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傲慢。随着上海院技术员们钻研技术、突破难关,创新提出“丈量仪器高和棱镜高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引入时下先进的测量机器人,开展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作业,使工程全线达到1毫米精度,德方人员才放下了傲慢,再三感谢,真诚表达了敬意。

  坐拥两大航站楼、四条跑道的浦东国际机场,是上海辐射服务面最广的交通枢纽,卫星厅、第五跑道建设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建成后将使年旅客吞吐量再创新高。1995年浦东机场建设之初,这里还只是一片泥泞潮湿的滩涂。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测绘人就像拓荒者一样,住就住在简陋的临时工棚中,走就走在比人高的芦苇荡里,互相只能靠声音辨别伙伴。测绘人每测一段、定位一段,建设方就同步铺就一块跑道,周而复始。第三分院技术质量科科长张显峰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在机场建设的20多年,我们行走了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半周了。”

  绘世纪盛会 

  浦东的建设发展在2010年达到高峰,上海世博会举办。这场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世界博览会,成为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再次在世界舞台展示综合国力的主场秀。测绘人为世纪盛会描绘了美丽蓝图。

  自2006年起,上海院全心投入世博园区建设。2010年春节过后,随着世博园区内大量场馆的集中竣工,测绘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上海院浦东分院的作业员、检验员、业务员共40余人全体出动,投入到紧张的场馆竣工测绘保障中。60多天里,他们一日未休,以日均5个项目的超常规速度,完成了271个建筑单体的竣工测量。为此,许多职工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

  负责世博村竣工项目的称艺铭连续一个多月参加外业工作,项目顺利结束了,他却患上了肾结石。负责世博测量项目一级检查的张黔松,每天要检查5至6个项目。为了保证进度,他几乎天天加班至凌晨。他笑称:“两个月忙下来,儿子都快不认我了。”3年多时间里,上海院共完成园区控制网测量、世博轴等重点项目精密控制测量、场馆规划监督测量、公建配套设施测量以及地下管线测量6大类510个测量项目,高效精湛的测量技术和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园区各参建方的肯定和赞扬。

  除了工程测绘,上海院在世博会地图导览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更是无可比拟。本届世博会期间,英国馆尖锐的刺、西班牙馆流线型的藤板、俄罗斯馆童话般的造型都是创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但如何在地图上既精确又美观地表现这些极富创意的场馆,成了摆在每位地图制图人面前的难题。经过反复研究与实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导览图》最终采用了手绘艺术与计算机制图相结合的方法。在地图绘制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握透视角度。考虑到计算机绘制的传统地图虽然准确,但在视觉上无法给人以深刻印象,美术设计师大胆推翻先前方案,重新绘制。此时,离交付样图只有短短10多天。设计师反复斟酌,确定选取由东南往西北方向的透视角度,以完美再现一轴四馆的庞大气势,紧接着用整整10个昼夜绘制底图。最终,方案得到了世博局领导的肯定。7000万人次的观展量也使这份《园区导览图》总发行量超过1亿份,一举创造了我国单张地图发行量历史,被收入上海世博会纪念馆永久珍藏。

  促民生保障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民生保障方面,浦东也不例外。近些年,浦东新区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落实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民生活保障的实事项目。测绘人以热忱和专注,为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业提供优质测绘服务。

  城市地下管线担负着城市的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功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血脉”和“神经”。近些年,上海院浦东分院分阶段承担了浦东新区外环以内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管线工作者熟练运用惯性陀螺仪和探地雷达等测绘技术,对看不见的“生命线”进行“体检”。浦东分院还承担着浦东新区地下管线的跟踪测量项目,做到随时有情况、随时能响应。

  2015年的一个冬日,浦东某小区外的路面上忽然冒起了热气,附近居民担忧不已,生怕会发生爆炸。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后,浦东分院的作业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生命危险,认真开展管线排查,最终确认为电力管线发生漏洞所致,并联合管理部门排除了险情。

  上海于2015年启动农村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全面查清本市农村地区宗地的权属、界址、面积、用途等信息,完善农村地籍管理制度。2016年起,上海院受浦东新区规土局委托,全面开启浦东新区农村地籍更新调查项目。为了给村民提供准确及时的测绘服务,测绘人员结合工作实际,驻村作业。他们与素不相识的村民以心交心,结下了鱼水之情,甚至有村里的阿姨主动做媒,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就此成了村里的“准女婿”。凭借专注的工作态度与热情的服务,上海院浦东地籍调查项目组在两年多内收到来自多个村委会与村民自发赠送的锦旗10面、感谢信3封。

  强城市运维 

  2018年初,上海市委提出了建设“五个中心”和打响“四个品牌”的目标,要求各区以“绣花”精神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测绘人再出发,为浦东城区管理和运维提供技术支持。

  要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构建智慧城市是必由之路。其中,时空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上海院致力于时空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已逐步建成了时空大数据资源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公安消防、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今年7月12日,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地理信息资源合作共享备忘录,并为上海市空间地理信息创新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浦东新区地理信息资源体系愈加完善,共享机制初步建立。这将进一步加快智慧浦东的建设,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为全市其他区带来示范效应。 

  为迪斯尼乐园建设提供测绘保障。 

  城市精细化管理不仅要体现在区域范围,还需落脚到各行各业实处。上海院浦东分院通过技术创新,为迪士尼主题乐园平稳运营精心打造了“全要素、全空间、全生命周期”的“三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开发建立了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三维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乐园开园营业后,浦东分院又把目光转向了乐园运营管理中的安防难点,创新提出了将三维地理信息与园区物联网系统相结合的智慧园区安防服务新模式,巧妙地将监控视频的真实现场画面与三维园区场景的虚拟现实结合起来。“这将帮助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作出科学决策,提高安防管理效率。”浦东分院信息开发科副科长陈燕自豪地说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上海测绘人将为东方明珠的再次腾飞勠力同心、奋斗不息、鞠躬尽瘁。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