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测绘

地理国情监测助推湖南洞庭湖生态区建设

2015-07-13      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作者:余德清 刘泉子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0150713104124745.jpg

 

  近日,湖南省水利厅依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组提供的监测数据,对沅江下塞湖非法围垸进行了查处,有效维护了洞庭湖区的湖泊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

  按“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4年度部署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由湖南省遥感中心承担。项目监测内容包括湖泊萎缩、河道变迁、湖岸(堤坝)变化、洲滩扩张演变及其地表覆盖变化、血吸虫钉螺孳生环境变化、湖泊水面与湖容变化以及洞庭湖区潜在污染源现状调查等。项目成果于2015年3月通过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被认为处于为“国内领先”水平。对“沅江下塞湖非法围垸”的发现正是项目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2014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组监测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查明了114年以来洞庭湖的湖泊萎缩、河道变迁、与堤坝变化;分析了三峡水库运行对洞庭湖洲滩发育的影响;基本查明了各时段适宜血吸虫钉螺孳生环境的分布情况;对三峡水库运行前后各10年洞庭湖水面、湖容变化和蓄洪调节功能进行了客观评价……这些科学客观、内容丰富的监测成果,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优质的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洞庭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最大水稻种植区,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担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省长杜家毫要求,努力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打造成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统筹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立新的江湖平衡关系,保护和修护湖泊生态系统,保障长江流域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对巩固和提升湖区粮食主产区地位,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探讨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新途径,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中部地区全面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技术设计书》通过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湖南==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将全面展开。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