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测绘

热词解读——地理国情

2013-10-11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 红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地理国情是空间可视化的国情,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是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依据。

具体来讲,地理国情是指那些与地理相关的自然的人文要素的国情,是从空间角度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状况。如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地表覆盖、行政区域分界、江河湖海分布、地表水资源、道路交通网络、土地利用、城镇分布、环境与生态、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生产力、人口、资源等空间布局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

地理国情在地理空间反映国家自然分布,国家生态和环境状况。反映国家经济布局,有助于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空演变和内在关系;反映国家社会人文信息的空间分布,有助于揭示人文信息与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进程等之间的内在联系。

未来20年,我国将处于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都要在全面掌握地理国情的基础上制定规划。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已于日前决定,在2013年至2015年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地理国情包括3种信息:感知信息、统计信息和分析信息。感知信息是直观反映在地图、遥感影像、GIS等介质上的地理信息,诸如地形、道路、水系、居民地等信息,皆属此类。统计信息是在感知信息的基础上,统计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如国土面积、湖泊面积等。分析信息是通过不同时间段的地理信息的动态监测,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内涵与特点,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和方向。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