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大赛的意义,宋超智说,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天津考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时讲到,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他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身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事业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的最积极、最活跃、最具生机的要素和宝贵财富。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是打造了青年成才“梦工厂”,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经过前两届大赛的探索和积累,竞赛已经成为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平凡岗位、锤炼立业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平台,成为打造和培养优秀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三届竞赛共有6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人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8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90人被授予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称号。越来越多的测绘地理信息技能人才在各个层级的职业技能竞赛这个“星光大道”上绽放异彩。竞赛已经成为青年职工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梦工厂”。
二是搭建广阔平台,创造人人出彩新天地。与前两届相比,此次竞赛得到了全系统全行业的空前重视、极大关注和广泛参与,有1000多家行业单位、3万多人参加了各个层级的竞赛选拔活动。其中,湖北、湖南、山西选拔赛的参赛队伍超过50支,河北、福建、陕西等地的选拔赛延展到了地市层面,浙江温州等地还联合地市级人社局、总工会、团委联合办赛,浙江等省区就是地级市的选手代表省区来参加全国大赛的。选拔赛的广泛开展有效提升了参赛质量,也为各个层次的技能人才创造了实现个人价值和事业发展有机结合的新天地。
三是推动技术进步,成为产业优化升级助推器。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师”,更迫切需要在平凡岗位上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需要一大批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支撑。获得团体和个人优异成绩的青年职工,赛前是骨干、赛中是英雄、赛后是精英,他们练就了过硬本领,掌握着高超技能,承载着发展希望。在大赛中,选手们也通过相互学习,带动了整个行业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是增强软实力,开辟了文化建设“新阵地”。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展示和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的重要窗口,既是广大青年职工个人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素质修养的动态体现,也是一个单位培养积极进取、实干兴业的团队文化,树立互帮互助、争创一流的团体形象的有机载体,还是引导广大青年职工既要树立远大志向,又要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既要认真做人,又要认真做事的重要导向。选手们在赛场上不畏高温酷暑、坚持奋战到底、熟练操作测量,充分展现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体现了“快、干、好”的良好作风,进一步激发了测绘地理信息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五是扩大社会影响,塑造了展示成就的“宣传栏”。三届大赛均引起了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以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大赛的重大意义和先进典型。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新华网、河南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媒体都进行了及时报道,进一步扩大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增强了测绘人的荣誉感和感召力,职业技能竞赛已经成为宣传和展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独特名片。
在谈到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时,刚刚参加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归来的宋超智深有感触,他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闭幕式上强调,要打通各类技能人才发展通道,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养大量专业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是科技兴测、人才强测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建设测绘强国的客观需要。
本届竞赛已经完美收官,宋超智说,比赛虽然是两年一届,但青年人追梦之路永不停息、技能人才培养之路永无止境。他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进一步延伸和扩展竞赛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后续效应,继续精益求精,切实把竞赛活动打造成知名品牌;加大完善机制,以技能练兵促进人才培养;加强引领示范,以广大优秀技能人才推动事业发展。他寄语各地方各部门借竞赛东风,进一步调动和激发技能人才旺盛的劳动热情、无穷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活力,为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