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活动 > 地球日 > 第41个“世界地球日” > 认识地球 > 地学百科

什么是大陆增生理论?

2010-04-21      来源:中国地学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大陆增生(continental accretion)是由丹纳(J·D·Dana)于19世纪提出的一种有关地壳演化的理论。认为大陆是通过新生大陆物质向原始陆核周缘添加而逐渐增长的。新生大陆物质积聚于陆核边缘的地槽内,后经造山运动而固化,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发育于其外侧的更新地槽的固结,使大陆面积进一步扩大,即形成所谓的“地槽迁移”。这个假说当时没有被地质学界普遍接受,但在20世纪60年代板块学说兴起之后,仍被应用于解释大陆的增生。不同的是,板块构造说认为在主动大陆边缘,由岩浆活动引起酸性物质的不断增加,以及地体或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的碰撞拼合作用等导致的陆壳不断增长扩大的现象,叫大陆增生。增长到相当大的大陆地块又可以由于地幔对流作用,在岩石圈发生离散的地方被裂解,而当破裂了的陆块漂移离开时,便产生新的洋盆,于是每一个大陆碎块都将成为进一步增生的独立陆核。新的研究认为,大陆增生可以有多种机制和方式,有侧向和垂向的加积增生,并认为大规模的大陆增生主要发生于太古宙和古元古代。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