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自然之声

高海拔地区泥炭精细探测技术取得新进展

2019-09-16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田中英 唐小平 高鹏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近日在黄河源地区开展了浅层泥炭地球物理探测综合实验,取得较好效果,初步探索出一套在高海拔冻土地区开展泥炭探测的地球物理高精度探测模式。

  高密度直流电法是常用的泥炭探测方法,但其仪器设备较多,电极布设、收放线等工作繁重,为高海拔地区的野外作业增加了不少难度。为此,西安地调中心物探团队在“黄河源地区生态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区3个泥炭斑块进行了多方法综合勘探试验,系统总结了泥炭及围岩的物性特征,根据电阻率分布特征与地质雷达波阻特征,综合划分了泥炭分布范围、深度及厚度,并与钻井地质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组合的有效性。他们重点对雷达微弱信号振幅恢复和震相识别进行数据处理试验,探索出一条基于振幅多级恢复与瞬时振幅提取的数据处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地质雷达泥炭探测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对泥炭深度与厚度的精准刻画,总结出了一套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高效、轻便、快捷的高精度泥炭探测模式。

  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探索深层泥炭及多层泥炭的精细探测技术,重点攻关大探深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为高海拔地区泥炭探测以及生态地质调查提供经验和示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