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调查项目全面质检
●原始资料重点抽查四十七项,其中十六项优秀,二十九项良好
●项目经费重点监审三百七十四项,今年情况明显好于去年
●发现个别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经费和不规范行为
11月21日,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首次全面、系统的地质大调查项目质量检查工作结束。从检查结果看,原始资料整体质量水平基本符合地质大调查要求,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今年明显好于去年。然而,在地质大调查原始地质资料和经费管理使用上,仍存在个别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经费和不规范行为。
根据此次检查,参加地质大调查工作的项目实施单位对地质调查工作的质量,特别是最基础的原始资料收集工作的质量普遍重视。在重点抽查的47个项目中,地调项目原始资料集中检查评分的结果为:优秀级16项,良好级29项,仅有两项被评为合格。质量好的单位,普遍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能坚持执行。
项目经费监审共检查了33个项目实施单位,374个工作项目。从整体情况看,今年好于去年。多数单位能够按照规定要求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预算分解基本符合规定,经费管理逐步完善,经费使用没有出现重大纰漏。
但是,检查中也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比如,野外原始地质资料收集不及时;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监控不力;有些单位样品采集和分析不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要求;个别项目存在严重的弄虚作假现象;一些项目工作任务完成滞后,进展缓慢;个别单位挤占挪用项目经费;部分单位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有些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基础工作薄弱。
中国地调局有关人士称,这是该局成立以来对地质大调查项目进行的最全面系统的质量检查。全部工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承担大调查项目实施单位进行质量自检;第二阶段在自检基础上,由中国地调局与其所属地区项目办联合,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组织专家检查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集中抽查,9月底对个别有问题的项目进行了核查。
据悉,此次质检呈现出3个特点:第一,全面系统。自检与抽检结合,重点抽查项目占所有地质大调查项目的10%,其承担单位包括各省地调院、有色金属、煤炭、化工、核工业、科研院所等各项目实施单位,抽查项目有矿产、区调、物化探、遥感、信息、海洋等,涵盖了所有地质调查项目类别。此外,在重点抽查过程,又对160多个工作项目进行了顺检和了解。第二,公开。参加检查工作的有近200位来自不同省(区、市)行业部门的地质调查项目质量监督审查专家和经费监审专家。第三,严格。专家们到现场检查,按有关规章逐项填表打分评议。
中国地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检查主要针对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项目。通过检查将表扬质量好的单位,对存在其他问题的单位限期整改,做好质量集中检查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和质量体系的建立工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