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记者从广西实施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西沿左右江和漓江流域布局开展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打造自然资源系统治理的“示范样板”,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由最初的“零敲碎打”变为“一气呵成”,推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左右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及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事关革命老区振兴,对于维系珠江流域特别是粤港澳地区水源涵养区的生态功能意义重大。2017年12月,广西启动实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并成功纳入了国家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该工程涉及崇左市、百色市全部区域和南宁市3个区县,项目区国土面积5.83万平方千米。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左右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土地整治和土壤改良、石漠化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环境治理与修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五大类,共308个子项目,总投资125.56亿元。
据悉,该项目区目前已基本完成南宁市西乡塘区美丽南宁·宜居乡村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二期工程、百色市田阳县巴某-露美-桥马片区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产业建设工程、崇左市水系生态修复工程等典型项目,在修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发展中发挥了明显作用。
同为江河流域,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和精髓,今年,广西将桂林漓江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工程纳入了自治区重大工程建设规划,由147个子项目组成,预算总投资918.8亿元。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