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媒体

三北工程40年提高森林覆盖率8.5个百分点

2018-12-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严冰)记者今天从三北工程建设4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获悉,三北工程建设40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3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了现在的13.57%,活立木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33.3亿立方米。

  据悉,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北地区森林植被稀少、生态状态脆弱、风沙危害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年风沙天数长达80天以上。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长远大计出发,做出了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战略决策,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三北工程建设期从1978年到2050年,共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实施。工程建设范围东西长4480千米,南北宽560千米—1460千米,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4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三北工程在我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据介绍,下一步三北工程将以建设美丽三北为目标,以推动林草资源总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为重点,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筑更加稳固的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到2020年,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升到14%左右,草原质量继续提升,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骨架基本建成;到2035年,提前15年完成工程总体规划目标,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以上,林草质量明显提升,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三北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在风沙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区建成功能完备的生态安全屏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