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矿

水碧山青“宜”入画 ——河南省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2019-08-19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琼杰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组建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资源储量比以前增加了6倍之多,为下一步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投资5亿多元,聘请专业公司设计新生产线,同时开建两条年产300万吨的先进环保节能精品骨料生产线及两条年产100万立方的混凝土生产线项目。 

  蓝天白云下,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一排排依山而栽的各种景观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一条条蜿蜒崎岖的水泥路如同玉带般盘绕在绿茵之中,让整个矿区又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若不是代表着矿山符号的6个巍然屹立的储料仓,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产近千万吨的砂石骨料矿山。

  这个矿山,就是被当地树为绿色矿山样板的河南省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

  今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汪民到该矿视察后赞不绝口地说:“宜鑫建材在地方政府支持下,通过资源整合来关小上大、弃旧扬新,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树起了全国砂石骨料矿山的样板,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资源整合铺就集约路 

  砂石骨料行业作为一个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传统行业,长期以来留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多散小、脏乱差”。禹州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建筑石料开采加工基地,砂石骨料开采历史由来已久。开采加工的砂石骨料不仅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还有力支持了豫东、皖北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然而,多年来,砂石骨料行业先天性的就地取材条件、准入门槛低下、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造成砂石骨料开采企业一哄而上、遍地开花。而长期以来砂石骨料行业恶性竞争造成的产品价格低廉,以及整个行业的微利经营,又导致开采加工企业急功近利,不惜采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简易工艺来维持生产,结果出现了“开发过度、保护不够”的恶性循环,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更重要的是,因为砂石骨料矿山基本上为露天开采,这一开发利用方式直接决定了矿山必须先剥离后开采,短期内极易给人造成“开膛破肚、满目疮痍、破坏环境”的错觉。

  禹州市自然也难以逃避这一宿命。很长一段时间里,该市的浅井、无梁等乡镇作为河南省的主要建材生产加工基地,因历史条件所限,小型石料厂、水泥厂曾经星罗棋布、漫山遍野。而乱采滥挖的屡禁不止、资源开发的无序过度,不仅浪费了大量矿产资源,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砂石骨料行业一时成为当地的生态难点、政府焦点、民生痛点。

  “石灰石资源是禹州的优势资源,也是禹州经济发展的‘长板’。但如果规划滞后、保护不力、开发过度,这一利于经济发展的‘长板’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反而会拖累禹州经济的发展。”禹州市委书记王宏武直言不讳地说。

  善谋者谋势。彼时,禹州市委、市政府就顶层设计,在前几轮对砂石骨料矿山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又明确提出了“减点减量、规模开发、规范开采、保护环境、安全发展”的要求。

  禹州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为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该局积极行动,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原则,确定了整合主体与开采规模。

  然而,因为前些年砂石骨料价格持续低迷,多数企业微利经营,一下子由整合主体拿出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真金白银来整合显然力不从心。而那些规模小的企业因为自己拥有合法矿权,要么心存侥幸不愿被整合掉,要么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致使整合进度缓慢。

  “如果再不整合,还像过去小打小闹,既不符合国家政策,又违背了地方政府要求,企业自身也会因长期停产整顿而难以有所发展。”具有战略眼光的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现亭率先出拳,在通过银行贷、朋友借等措施筹集资金的基础上,采取入股合作的方式上,以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为龙头,先后整合了禹州市家福源建材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第三分公司、第四分公司以及禹州市隆盛建材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重新组建了一个全新的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

  作为禹州市首家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大整合企业,新组建的禹州市宜鑫建材有限公司资源储量比以前增加了6倍之多,为下一步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新理念催生新模式 

  穿新鞋还要走新路。新的公司组建了,资源储量也大幅增加了,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挂羊头卖狗肉、各自为政、明合暗不合,结果只能还是小打小闹,难以做大做强,这也就严重违背了禹州市委、市政府要求资源整合的初衷。

  刘现亭及其公司董事们深深认识了到这一点。在新的公司组建之初,他们就确立了资源整合、权责明确、集中开采、规模经营等原则,开始在采矿工艺改造和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新组建的宜鑫建材有限公司,必须要瞄准一流目标,依靠理念创新和先进工艺,探索构建发展新模式,建设打造一流绿色矿山,真正在禹州市砂石骨料行业中树起标杆!”2016年9月,王宏武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该公司调研指导工作时,针对禹州非煤矿山尤其是宜鑫建材有限公司发展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让刘现亭及其公司董事们吃了颗“定心丸”,进一步坚定了他们做大做强的信心。

  当天,该公司就召开董事会,讨论研究生产加工工艺改造及转型升级等重点事项,并形成了多方筹措资金、改造生产工艺、实施集约生产的决议。

  知易行难。对刚组建的宜鑫建材有限公司而言,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资金问题。资源整合前期的投入还未收回,现在又要举债数亿元来进行工艺改造,而当时的砂石骨料价格每吨才只有三四十元,利润率很低。

  “按现在的砂石价格,这么多的投入何时才能收回?万一国家政策再有变化调整、市场再有什么风吹草动,投入的钱可能就会打水漂。到时,我们就真的要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了!”等把生产加工工艺改造的预算方案拿出来后,面对几亿元这个天文数字,宜鑫建材有限公司的一些董事和股东们犹豫不决起来。

  这也难怪,彼时投资一条普通简单的砂石骨料生产线满打满算只需几百万元,而且回报期很长,有的甚至本钱都没赚回来。而现在突然要打破常规,一下子投入上亿元,搁在谁身上都难免会心里犯起嘀咕,忐忑不安。

  “国家政策尽管越来越严,但方向肯定是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能。上大关小、淘汰落后产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建设现代化的环保生产线又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只要我们新建的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集约化、环保化,符合国家资源政策和环保要求,就一定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刘现亭的一番分析彻底打消了董事们的疑虑。

  说了算,定了干!军人出身铸就的雷厉风行性格在刘现亭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趁热打铁,果敢出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在多次带领公司高层外出考察国内同行先进技术以及国内优质加工设备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货比三家。最终,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投资5亿多元,聘请专业设计公司对新生产线进行设计,同时开建两条年产300万吨的先进环保节能精品骨料生产线及两条年产100万立方的混凝土生产线项目。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1年多来紧锣密鼓的建设,该公司的第一条生产线于2017年12月建成开机试运行,第二条于2018年3月开机试运行,混凝土搅拌站也于2017年10月建成投产。

  “新建成的两条精品骨料生产线,均采用国内一流的知名厂商提供的主机设备和控制系统,运用了集散型控制系统(DCS),实现了生产线设备中控自动化一键式控制。”望着自己团队用智慧和汗水打造的一流环保生产线,刘现亭激动而又欣慰地说,该系统具有控制回路组态、生产数据生成、历史数据记录、报表生成、故障检索、系统监视等功能,系统集成度、自动化水平高,达到了厂区减员增效、逐步实现无人化管理的管理目标。同时,整个项目扬尘点全部安装了袋式脉冲收尘设备,对厂区各个生产工序、皮带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进行收尘;并建立了万吨级料仓,对成品骨料实施入仓封闭储存;在销售环节,安装了自动化装车系统,实现了厂区无尘化作业,极大地改善了作业环境。

  美矿山赢来“俏”形象 

  绿树环绕,碧草如茵,鲜花盛开,空气清新。漫步宜鑫建材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矿山公园。这是该公司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带来的可喜变化。

  虽然是一个大型砂石骨料矿山,但该公司矿区却一尘不染、采矿不见矿。矿区车辆进出口,安装了专门的洗车设备,确保了进出矿区的车辆干净清洁;矿山开采加工的石料不落地,直接经皮带走廊进入密闭料仓后对外销售。

  该公司还大力实施矿区的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对主要矿区交通道路进行硬化,对进入矿区公路两侧和矿区内暂时不用的地方统一进行绿化、美化,并通过洒水车定期洒水和安装喷淋装置等来净化矿区环境。

  “我们特请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矿山制订了生态修复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方案,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管理和有序开发矿产资源,做到开发与修复相结合,实现了绿色开采、绿色生产。”刘现亭介绍说。

  据了解,该公司按照设计规划,矿山植被修复坚持“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原则,2018年投资约1200余万元,矿山绿化修复400余亩;今年1~5月,该公司又投资2000多万元,修复矿山800余亩,种植各种树种20余种。

  “矿区属于干旱地区,植被稀少,通过我们公司生态修复后,植被覆盖率远远高于原矿山的覆盖率,而且植被类型与原有类似,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协调。”刘现亭说。

  开矿一处,不仅要美化一处,还要造福一方。该公司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和集约规模化发展,不仅在禹州乃至河南省砂石骨料行业树起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还为当地精准扶贫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2018年,该公司上缴利税1.07亿元。同时,公司还累计给附近村民提供了300多个就业岗位,2018年对口扶持2个贫困村和6个自然村的60多户贫困户,安排扶贫资金300余万元,并投资100余万元为附近乡村建成了一个幼儿园。

  该公司的绿色发展经验,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今年5月,他们被授予“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重大工程类)”。目前,他们又顺利通过了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省级的初步遴选工作。

  矿业开发绿为先,生态文明走在前。一个传统的砂石骨料矿山,这个昔日人见人恨的“臭婆娘”,如今通过资源整合、绿色矿山建设,已变成了人见人爱的“俊姑娘”。禹州宜鑫建材有限公司正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悄然改变着传统砂石骨料矿山的旧模样,重塑着现代砂石骨料矿山的新形象,传递着中国矿业行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