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近日发布的《2018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7618.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海洋经济的“蓝色引擎”作用持续显现,不断助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报显示,2018年江苏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省海洋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8%,高于地区生产总值2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2%,拉动国民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海洋经济生产总值构成中,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2893.8亿元,增长8.2%;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1665.0亿元,增长13.7%;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3060.0亿元,增长9.4%;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7.9%、21.3%和40.8%。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4.8亿元,增长7.2%;第二产业增加值3573.2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740.8亿元,增长10.5%;3个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46.9%和49.1%。
从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看,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旅游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江苏省主要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看,南通、盐城和连云港3个沿海设区市海洋生产总值为3906.8亿元,比上年增长9.5%,占全省的比重为51.3%;10个非沿海设区市海洋生产总值为3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全省的比重为48.7%。
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力度持续深化。江苏省严管严控围填海项目,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围填海管控办法〉的通知》,研究拟定《江苏省项目用海控制指标》,加大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累计修复海岸线270多公里。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