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汛期已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经摆上重要日程。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地灾防治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五步走”,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防控工作,守牢地质灾害安全底线。
一是高位谋划强部署,下好防汛“先手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列入局党组会局务会学习重要内容,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深入贯彻落实,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召开专题部署会,及时传达学习全国和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具体举措,落实落细防灾责任。
二是全域排查除隐患,织密汛前“安全网”。及时研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委托地勘技术单位开展全市汛前地质灾害调查,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推动地质灾害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共调查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及以往核销治理隐患点13处,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并已完成工程治理。
三是压实责任明分工,拧紧防治“责任链”。编制《亳州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各县区政府和管委会主体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发挥条块合力做好相关领域和行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全社会多方参与的防治工作新格局。
四是协同联动聚合力,奏响部门“协奏曲”。与气象部门签订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协议,配合应急部门开展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根据《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
五是健全机制促长效,筑牢制度“防火墙”。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汛期地质灾害值班工作的通知》,自5月1日起,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要求第一时间上报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和应急处置情况,进行不定时值班抽查,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和信息畅通。印发《关于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管理的通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和制度建设,源头上防控安全生产隐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