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淮南市开展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

2019-01-14      来源: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强化各级政府防治地质灾害的主体责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淮南市以寿县为试点县,在皖北地区率先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

  按照省政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动方案》,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于2018年初部署进行,省级确定的试点为太湖和舒城两县。在此项工作尚未全面开展之前,淮南市国土资源局提前谋划,按照“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方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专结合、群测群防”、“整合资源、提高效能”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六项制度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网格化工作。一是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建立由县(区)领导任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小组,明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网格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专管员的具体职责分工,实施分片包干、重心下沉的扁平化管理方式。二是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县、乡、村三级负责的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加强对政府所在地、重要公路干线和人口居住密集地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三是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制度。严明地质灾害防范值班纪律,规范值班程序、文书填写要求。四是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制度。按照统一样式,确定由各网络专管员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的填写及发放工作。五是地质灾害灾险情速报制度。明确地质灾害险情速报的责任人、时效、内容、流程等事项。六是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制度。规范了应急调查的组织程序及调查报告的内容和时限要求。

  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加强了地质灾害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设,细化了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的工作职责,简化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理的层级和程序,有效提升了地质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在防抗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时,网格化管理已出现成效,在发现寿县八公山乡张管村西套山李传伟家山墙外部分树木有倾倒迹象后,各级积极稳妥处置,经专家现场进行应急调查后,排除地质灾害因素引发。此次事件虽然是“虚惊一场”,但也检验了网格化管理对于地质灾害应急防范与处置的效率。2019年,市国土资源局将在寿县成功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方法,在全市各相关县、区推广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工作。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