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地方动态

记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池州市贵池区直属国土资源中心所所长汪友明

2018-06-05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立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不久前,一则消息在安徽省国土资源系统掀起了涟漪——

  安徽省委宣传部公布了第四批15个安徽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15名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池州市贵池区直属国土资源中心所所长汪友明获“安徽省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

  在此之前,汪友明已先后获得过30多次大大小小的奖励。从事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岗位30多年来,他先后获得“安徽省国土执法先进工作者”、池州市“劳动模范”、“全省共产党员先进典型”“最美池州人”、全省“敬业奉献好人”提名奖和“中国敬业奉献好人”提名等荣誉。

  一个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能获得这一系列荣誉着实不简单。不过在汪友明看来,扎根基层,用自己的言行谱写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土“守门”人之歌则是其最自豪的事。

  率先垂范,无私无偏

  汪友明自幼因家境贫寒,错失了读书深造的人生“黄金期”。但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始终把工作变成不断学习的过程,把学习作为推动工作的台阶。

  “虽然文化底子薄,但我有一股钻劲和闯劲。”在采访中,汪友明坦言,通过学习,自己的视野得到拓展,特别是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记者了解到,他自费参加成人高考,通过3年的函授学习,于1997年获得了大专文凭。2006年,他又报考了中央电大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并于2009年圆满完成学业,获得本科文凭。由于刻苦钻研、工作业绩突出,2009年,他被安徽省人事厅、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土地规划高级工程师,并当选安徽省综合评标库专家,安徽省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

  当然,汪友明最被人称赞的是他在工作中的公正执法与不偏不倚。

  2011年,一个商人以办大养殖厂的名义向贵池区殷汇镇中心所提出用地申请。时任贵池区殷汇镇中心所所长的他,通过认真阅读申报材料、询问投资细节,并到实地现场查看,感觉他是打着开办养殖厂的旗号,行非法采矿之实。鉴于此,他不厌其烦地向其解释,并说明违法采矿的后果,同时当场拒绝了其申请。

  然而,时隔不久,这位所谓的“养殖大户”找到其他领导“打招呼”。丝毫没有动摇的他主动做好不明真相领导的工作,最终得到了这位领导的支持和表扬。

  在基层执法,类似这样的事举不胜举。在打击某地一非法采矿者时,由于罚了款、没收了矿产品,该违法采矿者多次扬言要对其家人报复,汪友明临危不惧,坦然面对。

  2014年5月,刚刚调任贵池区直属国土资源中心所所长的他,顶住各方压力甚至是威胁,对辖区天洋矿业非法采矿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当场扣押铲车一部、货车6部,没收矿产品约50吨;针对涓桥镇三友村违法建设养猪场的行为,联合区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动用大型挖掘机进行强拆,违法占地面积约5.8亩……

  汪友明出身贫寒,9岁时痛失母亲,14岁父亲病逝,17岁时哥哥溺水身亡,是叔父抚养了他。2006年,他在家乡阮桥乡国土资源所当所长。当年5月,他的叔叔与同村的两户邻居,盖房占用了一点耕地。汪友明发现后细心地做叔叔的工作,并亲自拆除了叔叔家的墙角。为此,叔叔与其关系逐渐疏离。为求得叔叔的谅解,汪友明坚持利用休息时间去求叔父原谅。最终,叔父理解了侄儿,支持他的工作,退还所占耕地。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30多年来,汪友明先后在3个国土资源所工作。1999年,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汪友明促成所在的阮桥乡国土资源所对8.17亩“四荒”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时被誉为安徽江南片土地拍卖“第一锤”。

  2006年,他在殷汇国土资源中心所任所长。该中心所辖区服务4个乡镇、一个园区,在国土面积大、工作人员少、有些地方难以管理到位的情况下,汪友明身体力行,带领全所规范管理,热心服务,享誉一方。为摸清家底,他率先垂范,仅靠自己骑着电动车,花了5个月时间,就跑遍了6个居委会、44个行政村的所有村庄。

  为了进一步让老百姓及时了解相关土地政策,他积极争取所在乡镇的支持,为4个乡镇、一个园区一次性配备了50名国土资源协管员,8年间先后组织承办了四届贵池区地质灾害应急疏散演练,发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7.8万份。其所在的国土资源中心所先后被贵池区委、区政府,池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殷汇中心所辖区为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点40多处。2009年7月2日晚,接到“今夜有台风和暴雨”的紧急通知后,汪友明连夜骑电动车赶往离家25千米外的殷汇中心所。由于天黑路滑,他不慎摔倒,导致左手骨折。医生给他进行简单的包扎后,他又不顾伤痛,带领全所同志,查险排险,疏散群众。

  2010年7月13日,由于普降暴雨,牌楼镇秀峰、大山、青山、佳山,唐田镇石坡、八一,殷汇镇一字崖、其林等地发生山体滑坡险情,汪友明带领所里的工作人员,冒着大雨,迅速反应,及时采取行动,安全转移127户共513名群众。特别是牌楼镇秀峰村市级地灾点孙昌文一家4口人撤离后25分钟山体滑坡,挽救该户4口人的生命,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调任贵池区直属国土资源中心所的第一天,汪友明就深入辖区涓桥镇、里山街道办事处走访村民和企业20余户。走访中,针对某单位提出的“扩大矿区建设急需用地问题”,他及时给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用地问题。针对某地老宅基地发证方面,他随后在工作中制定相关工作计划,简化不必要的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对村民宅基地的审批发放力度,共计完成了1219户地籍勘测和发证材料的审核。

  在池州市开展非煤矿山整治绿色创建行动中,汪友明把精力放在佛子岭等矿山的绿色整治上,努力树立绿色矿山创建典型。贵池区把佛子岭矿作为第一批绿色矿山创建验收单位。佛子岭矿于2017年7月底通过验收。

  心存施爱,照亮别人

  对于那些家境贫苦而辍学的孩子们而言,汪友明则一向慷慨解囊。

  2009年,在走访中,他得知殷汇镇初一学生陈涛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外出打工多年不回,靠年迈的爷爷抚养,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面临辍学。此后,他每年春节都雷打不动地给他送去米、油和现金,并且资助陈涛完成初中学业。如今,陈涛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并且已经成家,和他成了忘年交。

  2013年的一天,他了解到学生纪小红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常年生病,爷爷年高体弱,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前去探望,并结对帮扶,经常为她送去米、油和现金,并资助她完成初中毕业,目前已在服装厂上班。

  贵池区秋江办事处贫困户姚大年,其80多岁的母亲患忧郁症,爱人因患泥沙结石多次手术,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汪友明便与他结对帮扶,不仅在经济上资助,而且还经常到他家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至今已经3年有余。

  2013年1月,在一次走访中,得知贵池区牛头山镇木闸社区八组阮和气家十分困难,父母年迈,且母亲是残疾人,阮和气本人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又遭遇事故,身受重伤,生活不能自理,而刚考上安徽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的妹妹也面临辍学。他十分同情该户家庭的遭遇,每年送去400元慰问金,并结对帮扶,一直至今。

  吴子明是当地红庄村一户贫困户,与81岁的老父亲相依为命。近些年,老父亲瘫痪在床,一直在外务工的吴子明不得不辞掉工作回家照顾,断了惟一收入来源,吴子明成了贫困户。2017年开始了解情况后,他隔三差五前去看望,给予现金、衣物多次资助。为了让吴子明早日脱贫,他建议其利用自家空地种一些玉米,养几头猪,并帮助联系了兽医,购几本科学养猪书籍。

  “尽管自己的经济条件并不好,为孩子购房还欠了一大笔债。但我深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汪友明感言,用自己的一点余热,温暖需要帮助的人,这便是他的爱心指南。

  多年来,汪友明视工作如生命。妻子骨折在家卧床4个月的日子里,他仍然白天工作,晚上才赶回家中照顾妻子、做家务。有人说他是“工作狂”,汪友明一笑置之,他始终认为,自己所做的只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干部应该做的事。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