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增强抗旱意识。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和头等大事来抓,组织各乡镇包片负责人、第一书记全部进村深入抗旱第一线,摸清缺水及旱情底数,全力开展抗旱工作。
二是加强气象预警。扎实做好未来降雨天气过程的预测预报服务,做好人工增雨工作,增加有效降水。
三是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压夏增秋、稳粮扩菜”的思路,稳定马铃薯面积,减少春小麦、豆类等夏粮面积,扩大饲用玉米、小秋杂粮以及饲草作物面积,做好糜谷、荞麦等秋粮作物种子和饲用玉米、高粱等饲草种子的调运储备。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扩大蔬菜种植面积。
四是扩大覆膜种植。按照“覆膜保墒+特色种植”的思路,大力推广半膜、黑膜垄种马铃薯,全膜双垄沟种植地膜玉米、谷子等覆膜保墒旱作农业技术,发展覆膜保墒旱作农业50万亩以上,确保脱贫销号村户均覆膜种植10亩以上,其余农户户均覆膜种植达到5亩以上。
五是强化用水管理。按照“先生活,后生产,保重点”的原则合理分配水资源。保证城乡供水,实行分段、分片及限时供水,停止高耗能用水行业供水,保证农村人畜饮水不出大的问题。对受旱较重的乡镇、村组细化供水方案,优先保证人畜饮水安全。充分发挥大中型水库抗旱主力军的作用,加大引抽量,加快灌溉进度。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为主的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六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做好冬小麦返青镇压、覆膜保墒等技术的指导。
七是强化农资监管。开展对制售假劣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执法,确保春耕备耕期间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价格稳定。
八是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强化重点区域管控和野外火源管理,严格应急值班,确保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九是加大劳务输出。加快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积极联系用工企业,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做到农业损失劳务补。
十是关心群众生活。积极争取抗旱救灾资金,提前做好抗旱救灾拉水、送水的准备和抗旱物资筹备工作,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不出问题。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