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银川市共有北郊、南部、南郊、东郊、贺兰、永宁、灵武、征沙、南梁等9个水源地,总面积为132.77平方公里,可开采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69.5万立方米/日。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事件频发,兰州、青岛先后出现自来水汞超标,赤潮等问题。为加强水源环境保护,根据已经出台的《银川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银川市建立了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定期环境监察管护制度。从源头防治污染,严格项目审批,对拟选址涉及水源地及自然保护区范围的建设项目严格把关,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同时,重点整治影响饮用水安全的违法排污企业、违法建设项目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开发活动,对可能影响饮用水安全的炼油、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全市水体环境质量。
此外,银川市把四二干沟、银新干沟、第二排水沟、永二干沟、中干沟、灵武东沟等6条排污沟纳入监测范围,每月监测1次,并将沿沟企业排放废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使排水沟水质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根据《银川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立工程实施方案》,通过设立保护性标志牌,明确了水源地保护范围,划定了不可逾越的水源地保护“红线”另外,对全市绝大多数农村建设了集污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有效推动了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同时,利用黄河地表水替代工业企业自备井地下水,将优质地下水置换出来,在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确保全市居民饮水安全。
通过近几年的监测情况来看,全市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地下水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今年,银川市启动了银川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行动,计划在“十三五”末,封填自备井75眼。同时,利用黄河地表水替代工业企业自备井地下水,将优质地下水置换出来,在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同时,确保全市居民饮水安全。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