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的社会公示。这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第一个展望至2040年并向国务院报批的超大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积极探索规划新理念、新方法、新机制,引领和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门做规划”,强调专家把关、跨界合作、多方协调、公众参与。
规划将探索超大城市“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坚守建设用地、人口规模、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四条发展底线要求下,引导高密度超大城市由外延增长型向内生发展型转变。以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空间立体、复合、可持续利用;建立空间留白和动态维护机制,探索具有弹性和韧性的城市结构。规划将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强化生态基底硬约束,划定生态保护控制线,构建“双环、九廊、十区”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市域生态空间体系。加大海洋、大气、水、土壤环境的保护力度,显著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水资源、能源供给安全,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完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规划将建立“目标(指标)—策略—机制”的成果体系。突出规划公共政策属性,落实郊野单元规划、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等融规划和土地政策于一体的实施性政策工具,有效保障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