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叶敏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福建省自2014年8月全面启动移动执法监察系统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划定巡查区域17586个,其中1869个非法采矿点被列入重点巡查区域。移动执法的开展扩大了巡查覆盖面,违法用地、用矿行为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国土资源移动监察执法系统实现了快速、准确、高效运行,执法监察形势明显好转。
叶敏表示,福建省国土资源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执法监管手段,从五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制度先行,突出“法”字。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先后制定了《土地移动执法监察管理办法》、《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办法》等专项规定,规定了巡查的主体、区域、任务、频次,明确了执法人员的工作程序、时限、责任落实等。
二是齐抓共管,突出“责”字。在矿产执法监管方面,规定由乡镇政府负责巡查,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核实、立案查处,组织矿产资源破坏价值鉴定及移送,县级政府负责关闭取缔。
三是方式转变,突出“新”字。工作人员充分发挥执法监察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实时掌握本辖区违法用地用矿查处情况。执法人员利用即时拍照、GPS定位、红线绘制功能,采集疑似违法用地、用矿信息并发送到系统。系统后台将收到的违法信息与内网“一张图”数据库及图片信息等进行套合比对,并快速向现场执法人员传送比对分析结果,调度执法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和当场处置。
四是及时响应,突出“快”字。工作人员利用移动设备实地采集违法现场照片和相关违法信息,无线传输到系统后台,实现快速报案,快速响应。系统接收到违法信息后,自动向属地执法责任人发送任务短信。矿产执法人员在1个工作日内赶赴现场进行勘测核查,确认违法的,及时开展案件查处工作。
五是全程监管,突出“严”字。针对巡查发现、核查制止、取缔关闭、立案查处等执法流程,每个环节限定时间。对未按要求和未在时限内完成任务的,系统自动发出短信进行督办。同时,系统还将短信告知县级政府分管领导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对下级国土资源部门移动执法工作实时监督检查,定期考核评价。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