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 测绘

李维森副局长出席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

2014-11-17      来源: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字号: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2014年11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等25部门指导的“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在广州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成员单位参加大会各项工作。李维森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做题为“测绘服务智慧城市”主题报告。

  李维森首先介绍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工作。从2006年开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全国推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即建立并完善了发改委的意见中明确的统一的地理空间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国的320多个地级市和260多个县级市开展了建设工作,应用系统达到了3000多个。李维森指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之所以在多个城市顺利推广建设,主要是建立了三个重要机制:一是建立了政府主导,专业部门承建,各部门配合的共享机制;二是确定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唯一性和权威性地位,使之能够长期的更新,有效的推广;三是建立了更新机制,保证了数据的鲜活和公共平台的不断提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丰富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城市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李维森阐述了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概念和基本特性,并就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关系,如何以数字城市为基础转型升级,向智慧城市迈进等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将从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是丰富时空信息。人类活动的五大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要素都与空间信息密切相关,既包括了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也包含了时间标志。时空信息具有历史性、关联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在建设智慧城市阶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地理信息发展为时空信息,并丰富地表的、地上的,地下信息,建立时空信息数据库,动态地反应城市空间信息的演变,对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做一个详细的记载和繁衍。二是建立时空信息云平台。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以直观表达的、全覆盖的、精细的时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面向泛在应用环境,按需提供地理信息、物联网节点定位、功能软件和开发接口的服务。三是提供智能化服务。通过智能化运行的时空信息云平台,向各方面提供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的地理信息应用服务。

  李维森指出,智慧是随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而形成和发展的,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美好而远大的理想,不仅需要方方面面智能化的建设和形成,更需要集人类智慧于一体,使其有机结合,优化的运行,智慧的掌控,需要发挥人类的聪明才智,深入的研究,系统的规划,不断的探索,逐步的建立,而且是不断发展、完善,是永无止境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本页面

快速入口
党政机关标识
网站地图 - 关于本站 - 使用帮助 - 联系我们 - 网站调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承办: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政府网站标识码:bm16000001京ICP备180449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799号


建议使用IE9.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分辨率1280*720